對于沿江濱湖等低洼地區,在雨季或汛期,外河水位經常高于田面或城鎮街道,雨水或污水往往因不能自流排至外江而形成內澇,這時需用一體化排水預制泵站將雨水或污水排除。在地下水 位較高或鹽堿化地區,也需要用泵站排除地下水,以降低地下水位。
排水區的劃分原則是從整體規劃出發,統籌兼顧,全面安排,綜合治理。應滿足高低 水分開、內外水分開,就近排水.自排為主,提排為輔的要求。同時,應適當考慮水利和 行政區劃管理等問題。高低水分開就是高水高排,避免高處的水向低處匯集.以免增加搶 排時間,也可減少排水泵站的裝機容量和降低運行費用。內外水分開包括洪、澇分開,河、 湖、田分開。治澇首先要防洪,而河、湖、田三者.在排蔡澇水的關系上,既要充分發揮河道的排蓄作用,又要考慮到湖泊能有效蓄澇和及時排除澇水的作用。
主客水分開是為了避免相鄰地區的排水矛盾,要使上下游各排水溝渠澇水能暢排入河, 防止客水流向下游,從而造成下游的澇災。
按就近排水的原則,劃分排水區可以縮短排水時間,提高排水效果。通過劃分排水區, 可以合理確定暢排區、半暢排水區和非暢排區。暢排區以自排為主,非暢排區以提排為主, 半暢排區則自排和提排兼顧。
現就以下不同地區說明排水區的劃分。
(一)沿江濱湖圩區
湖區、圩區的地面雖然較為平坦,但仍有一定高差。尤其是面積較大的地區,因地面 高差較大.各地自流外排的情況不同,必須進行統一規劃,分區排水。
在分區時,應根據地勢特點和承泄區的水位條件,適當兼顧原有排水系統。對地勢較高有自排條件的地區,劃為高排區。地勢較低,排水期間外水位長期髙于地面的地區.劃為低排區。介于二者之間的地區,采取自排與提排相結合的排水方式。
(二)傍山半圩地區
這類地區的圩后是丘陵山區或高地,而圩前面臨江湖。汛期時外水位高于圩內地面,同時,客水流向下游,易成澇災。分區時,要在山圩或高低分界處,大致沿承泄區設計外水 位高程的等高線,開挖截流溝,使山圩分排、高低分排,以減少一體化預制排水泵站的裝機容量。
(三)濱海和感潮河道地區
對于該地區,受洪水影響較小,而受潮汐影響較大.同樣可以按地面高程劃分排水區. 地面高程高于平均高潮位的地區可劃為暢排區,低于平均低潮位者為低排區,介于二者間 的為半暢排區。暢排區采取0排,非暢排區采取泵站提排,半暢排區則應增加排水出口,縮短排水流程,在出口建擋潮閘,利用落潮間隙 流排除澇水。若這樣仍不能滿足排水要求. 則應考慮新建排水一體化預制排水泵站,在閉閘期間提排。對這類地區,應詳細分析澇水,洪水和潮水位 的關系.以調整不合理的排水分區和排水口。盡可能擴大暢排區,縮小非暢排區,減少排水一體化預制排水泵站的容量和排水能耗,以求更大的經濟效益。
下一篇:ISG管道泵應根據溫度介質選擇